-
首頁 > 時評
-
中歐都不想再發生戰爭,而美國不一樣
早在歐洲人發現非洲之前很長時間,中國就已經發現了非洲,但中國并未在此殖民或是掠奪資源,而是與非洲通商。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們無法扮演中國的老師。因為歐洲和日本都曾經對中國做出過可怕的事情。
-
一周軍評:殲20七機編隊亮相,美國要急著爭“六代機”?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大洋彼岸的美國空軍也通過媒體放出風聲,他們將在10月1日,啟動一項旨在爭奪未來天空“統治權”的戰斗機研制計劃。楊偉院士說過,他在殲-20研制時的概念是:“非對稱超越,無邊界創造”,這或許也是我們打開未來空戰勝利之門的咒語。
-
我建議深圳粵海街道辦黨工委去香港開個講座
我建議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去香港開個講座,談談深圳模式、中國模式、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什么叫做深圳一個街道可以震撼美國。深圳朋友說,過去改革遇到困難時,就開車到香港看看問問,許多解決思路就形成了。希望今天香港人也可以開車北上,也許就有辦法了。
-
為什么大家都不想生二胎了?
“我還想要一個女兒,但不敢生。我的同齡人,頭胎是兒子的,基本不會要了,如果再生個兒子怎么辦?得有兩套房子,壓力太大了。如果頭胎是女兒,則可以生二胎?!?/a>
-
?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心區域的大國政治
印度洋是西方的能源心臟,在全球戰略中這里也是西方人優先考慮的目標。印度有人說發展海軍為了“遏制中國”,其實,這是瞞天過海的幌子:要遏制中國,就直接到北方邊界就行了,干嘛要從印度洋上遏制中國。
-
我擔心美國正在發展一個專門妖魔化中國的產業
中美雙方可以在現有國際規則范圍內競爭、協商。如果有一方忽視了中美相互依存的核心現實而采取行動,雙方都將蒙受重大損失。此外,鑒于我們兩國全球地位,中美之間的建設性的共生關系是全球政治和經濟穩定的重要基石之一。
-
關于國產大飛機的爭論,本質上是要不要自主創新的問題
許多人雖然聲稱是在討論大飛機的發展戰略,但其實是在討論戰術問題。因此,澄清思路的關鍵是區分清楚哪些是戰術問題、哪些是戰略問題。從運-10下馬到今天為止的20年間,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根本性戰略問題其實就是要不要走自主設計的道路。
-
中國現在是需要提氣的時候
很多作家大家都熟悉,但他們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洪流,文風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大家熟悉的都是他們參加革命前寫的作品,很多都是軟綿綿的東西,沒有那種精氣神,其實后來隨著整個民族的命運和革命的浪潮,他們也寫過很多很有精氣神的東西。
-
90小時內斷兩國,臺“友邦”崩盤前兆?
短短一周,蔡英文當局再丟“友邦”。正如時任巴拿馬總統巴雷拉指出,放棄“外交休兵”的蔡英文給很多想與中國建交的中美洲與加勒比國家明確的信號,即同北京談判建交時可以不必考慮臺灣的感受。
-
新中國70年外貿發展:從小兔到大象
跟隨式增長路線日益走不通,“韜光養晦”的外交理念不再適用,中國作為大象,無法再隱藏在樹木的后面,如果那樣做,就相當于“鴕鳥埋沙”,中國不得不進入深刻變革和創新的大國開放階段。
-
臺灣旅游業“變天”后,從業人員講了幾個故事
去高雄打狗英國領事館,旅游大巴要先開到停車場,游客換乘公交車過去。我們到了停車場,在寒風中等了40多分鐘,原來她不知道公交車的具體班次。等了40分鐘,大家坐車到了領事館附近,再走路上去,誰知道閉館!導游對景點的開放時間也毫無概念。
-
“中國經濟增長靠剝削”嗎?
強調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是技術進步、不是廉價勞工,這無論是在知識上還是政治上,一方面固然與新自由主義的主導信條相抵觸,另一方面又讓那些堅信中國工人階級始終是境況悲慘的人們無法接受、難以容忍。
-
很多人問我他是不是李世民后代,我能說什么
我在辦公室里從來不敢裝座機,甚至電話也不太敢接。因為有很多人會來電話,問我能不能幫他測DNA,告訴他是不是李世民或趙匡胤等人的后代。之所以現在會遇到這么多問題,是因為我在十年前干了一件非常神經的事情:向全國發出一個尋人啟事,找曹操的后代。
-
沙漠、鹽堿地里養蝦,吃貨們還要擔心什么
對蝦在國內市場的消費量增長越來越快,這恰好與沿海地區嚴厲的養殖污染治理政策相沖突。而國內北方地區難以耕種的鹽堿地剛好可以彌補,為南美白對蝦養殖提供土地和咸水資源。但是,困擾我們的蝦苗來源被外國公司“卡脖子”問題也亟需解決。
-
中國努力建起的人權之橋,為何被西方國家屢屢輕易拆毀
西方在人權問題上的嗓門特別大,辯論的時候咄咄逼人,中國代表團在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會議期間,在促進國與國人權對話方面,尤其是組織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以小組形式討論人權難題上表現得相當活躍。
-
《中國精神讀本》選文以近現代為主,這點讓我很感動
趙啟正同志還跟我說過,他和一批教授到國外講中國文化,一個外國人提出:“我們整天聽到你們中國人講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請你們給我講一講是怎么個博大精深法?”這事很麻煩,你不總結、不分析它不行,但你一旦總結、分析它,容易說了這個落了那個。
-
歷史上有無數超級大國興起,但中國不一樣
在全球范圍,經濟緊密融合的受益群體還在繼續擴大。當務之急是讓世界主要經濟體協同修正全球化的路徑跟游戲規則,來更好地實現包容性增長目標。全球化仍然具備充沛的前進動力與巨大潛力。而中國將可扮演關鍵角色。
-
?艦載機與中國海軍戰略
中國海軍的航母力量正在初步形成?!斑|寧”號的遠航已成常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服役也指日可待。人們的關注熱點轉移到下一艘航母是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是滑躍還是電彈。另一個熱點就是四代上艦,到底是“鶻鷹”,還是殲-20。但很少有人從航母在戰爭中的作用出發,討論下一代艦載機的搭配和選擇。
-
警力嚴重不足的上海卻是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誰助了一臂之力
電子監控的犯罪預防效果已被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犯罪預防實踐證實,而且通過在公關場所安裝電子監控以實現預防犯罪目標,有著充分的理論依據與現實基礎,中國流動人口和警力嚴重不足等問題都可以通過電子監控得到有效解決。
-
香港經濟還好嗎?看看數據和……空蕩蕩的迪士尼
惠譽、穆迪先后將香港評級展望改成負面。雖然香港政府都發表了不認同的看法,但是抗議活動確實破壞了香港作為貿易和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聲譽,從而破壞了香港的信貸基礎,這對港交所自身也可能造成了沖擊,影響其并購。因此,止暴制亂,刻不容緩。
-
-
? 最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