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爾頓走了,對美強硬的歐盟來了?
無論中美談判結果如何,特朗普都將要同時面對另一個談判對手——歐盟。很明顯,歐盟不想繼續唯美國馬首是瞻了,它必須維護自己的利益。同時我們也許應該思考,歐盟能夠對美國強硬的話,那么對中國是否也會采取同一策略呢?[全文]
-
給大家講個笑話:約翰遜要“挾美自重”
然而,特朗普的政策是“美國優先”。美國會把本國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其他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都在此之下?!懊绹鴥炏取钡拇笞窒?,并沒有加上“英國例外”。什么“英美之間如親友般的永恒關系”都是英國單方面的表態,也是當年丘吉爾隨口那么一說的。 [全文]
-
遭美式301大法伺候,真的只是因為法國先動了手?
外界大多認為法國被美國“301”,原因就是數字服務稅。但我們看看這兩年的法美、歐美關系就會發現,特朗普早就想對法國動手了。日本懂得“揣摩圣意”,歐盟不聽“招呼”,而法國——不聽招呼就算了,明確“造反”就是你的不對了。[全文]
-
沒想到女足世界杯這么火,我在現場體驗了中國隊的“主場”
法國女足世界杯開幕之前,誰也沒想到這個賽事會這么火。我在現場看了中國隊和南非的小組賽的比賽,來到看臺,剛坐下,就有法國友人問我,怎樣用中文為中國隊加油。我和兒子一字一句地現場教學。一個國家的強大,既在賽場,也在看臺。[全文]
-
專訪《美國陷阱》作者:歐洲留給中國的教訓是太不團結
當年,阿爾斯通打算與上海電氣合作,而我被選為該合資企業的領導人,并為此舉家遷往新加坡。事實上,作為阿爾斯通和上海電氣合作的象征,我被捕后這個可能性也化為泡影。再說華為事件:我想這和華為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有關,美國向多國施壓、力阻它們使用華為產品……[全文]
-
華為還是谷歌?如果非要選,歐洲用戶怎么辦
很多法國大學生,使用的是華為手機。他們都認為,華為在拍照、信號、外觀等方面,已經超過了其他國際品牌。年輕人中的“搞機派”,應該不受影響。因為通過第三方下載谷歌套件,并沒有什么困難。問題是,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這就有些復雜了。[全文]
-
特朗普的“常識”:何不食大豆?
從實際操作考慮,通過捐贈給“貧窮國家”來減少這么多的過剩大豆,將是一項巨大的任務。食品的營養問題也會讓國際組織對美國的“大豆援助”提出抗議。美國等國家提供給貧窮國家的大豆,也會讓兒童營養不良。[全文]
-
這屆“真香”的中歐峰會,給美國發了個信號
以往歐盟是一個美國的跟隨者,結果,美國正在剝離與歐盟的關系,而在這個階段,中國又異軍突起。這是一個以往不曾出現的、全新格局。歐盟需要正視美國和中國的角色,它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大”美國?它又該如何與一個不同于自己價值觀、經濟體制的中國合作?[全文]
-
“不針對華為”的歐盟要搞安全標準,電信公司卻坐不住了
批評者認為,這一舉措來得太晚了;歐洲電信公司卻表示,這太XX扯淡了。等你的標準出來,歐洲的5G大業都要涼了。歐盟還想迅速推進5G部署,成為5G的領導,這不是自相矛盾么?[全文]
-
面對中國統一立場?這題需要歐洲自己答
即便馬克龍拉上默克爾和容克與習近平會談,也不能說明歐盟就是“團結一致”的。面對中國,歐盟以一個整體出現,這太難了。問題在于歐洲自身的整合程度不足,和中國還真沒多大關系。而且,“用一個聲音說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全文]
-
當法國人來到5G覆蓋的摩納哥,會受到多大刺激呢
摩納哥電信公司與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想要把摩納哥打造成為全球第一個5G智慧國,即完全覆蓋5G的國家。在美中關系因5G議題而緊繃,法國等歐盟國家猶豫不決的背景下,摩納哥與華為的合作,可以說具有象征性意義。[全文]
-
馬克龍“重振歐洲”,是想提高面對中國的要價?
馬克龍的歐洲復興計劃,把“歐洲優先”放在了首位,他希望歐盟能夠有一個統一的立場。但是,馬克龍并沒有說到重點,基本上回避了歐元區改革這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歐盟內部都不統一,怎么是別人分化呢?[全文]
-
“遠離政治”的薩科齊來拜年:你們可以為中國自豪
你們可以為中國自豪。多個世紀以來,世界一直由西方主導,而現在它的重心正朝東方偏移。我的中國朋友們在完全融入法國社會的同時,同樣對中國保持忠誠,而這一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你們絕沒有忘記父輩或自己曾生活過的祖籍國。[全文]
-
連達沃斯都不談經濟了,你說這形勢是好是壞?
根據以往經驗,“擔憂指數”往往會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它預示出下一步政策行動可能會在哪個領域增加。我們從達沃斯論壇與會者擔憂排行榜得出的重要結論或許是,投資者現在應尋找更多應對氣候變化舉措。若是這樣,中國的新一輪發展機遇還是很多的。[全文]
-
英法陷入困境,得的是同一種???
在英法兩國的僵局中,很多政客的表現的令人不堪,在國家危機面前,不少政客表現出的不是為國出力、共度時艱,而是隔岸觀火、從中漁利,謀求個人的政治資本。其實,這也是社會分裂的一部分。他們以為“亂世出英雄”,但最終會遭到民眾唾棄。[全文]
-
“黃馬甲”席卷歐洲,法國華人還在說“歲月靜好”?
華人很少參與各種“運動”,這當然與華人傳統“隱忍”的性格有關系,另外,他們更看重運動的“意義”。巴黎幾乎每周都有游行抗議,難道華人都要參與么?再說,這些運動有多少是合理的呢?而華人的幾次維權游行,準備充分,組織有序,就連警方也沒話說。[全文]